为什么国产大片的特效显得假|大象公会
代工技术的纯熟,并不能帮艺术创作跳过缺失的功课。
文|启德
提起「国产特效」,人们想到的通常是嘲讽,比如:《花千骨》为什么要用特效做包子?
包子卖一块,特效才五毛!
· 特效包子
然而这多少有些冤枉,在众多好莱坞电影也找上中国团队代工特效制作的今天,「国产特效」至少在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不再有多离谱的差距。
而且与电视剧尽力削减特效成本不同,某些国产大片在视听效果方面砸钱不少,花了许多力气,宣传上也极力强调自己的特效是如何震撼人心,如何赶超世界一流,放出来的宣传照看上去也足够炫目。
· 电影《爵迹》一度以「『别人家的电影』里有的特效,国产片也有了」来宣传自己
最终的观众口碑仍然多以扑街告终。
「看上去就假」、「僵硬」、「像页游广告」、「一股塑料感」是它们通常得到的评价,制片方也时不时回击,说这些评价都是出于对国产电影的偏见。
不过无可否认的是,无论出自哪国人之手,一些电影的特效就是比另一些电影看上去要假。究竟这种「假」从何来?
过于依赖单一技术
被评判为「假」的大片几乎都有一个通病:全片堆砌了太多的电脑成像技术(CGI)特效。
比如 2019 年底上映的《决战中途岛》,虽然是一部难得的史诗战争片,却在那些准备体验大银幕感官刺激的普通观众里口碑不佳。不少差评都把这部片与 2001 年的《珍珠港》比较,对片中战争场面吐槽不已,「就像在看人打游戏啊!」
与之对比的《珍珠港》,已经上映快 20 年了,其「真实」的战争场面,源自更为合宜的特效制作。
为《珍珠港》制作视觉特效的是在影视特效领域无人不知的工业光魔公司。面对《珍珠港》这部基于历史真实事件的影片,为了在银幕上复现历史时刻,他们找来了这场真实战役中的俄克拉荷马号蓝图,制作了战舰和飞机的等比模型。最后呈现的场面是实物模型、电脑特效和实拍画面之间的完美结合。
· 当然麦考贝弄一堆现代船实景去放烟花,就什么特技也没得救了
《决战中途岛》中,战争场面里的战机和战舰,则完全由电脑生成:
与综合拍摄的「土法」特效相比,完全使用 CGI 制作的场面始终存在一些绕不开的硬伤。
首先是人类的直觉:完全由 CGI 生成的角色运动时总会偏离人脑的预期。比如星球大战里的克隆人士兵永远不会像真实的军队一样行军。
CGI 特效还时常违反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律,哪怕一些公认的佳作也无法避免。
《指环王3》里奥兰多·布鲁姆从狂奔倒地的猛犸象身上滑下,克服惯性稳稳着地:
终结者,重以吨计的钢铁战士,飘得像小姑娘扔出去的布娃娃:
这种失真导致虚拟角色或物体没有「重量感」,最好的对比案例是《黑豹》里的两场打斗。
一次是真人肉搏:
一次是完全 CGI 生成的特效:
· 也许特效团队自知效果不好,所以把背景弄得昏暗无比
另一种失真来自虚拟角色的面部,即 CGI 技术至今无法突破的「恐怖谷效应」——因为人的大脑对人脸的识别特别敏锐,最细微的差别也会非常刺眼,导致 CGI 制作的脸看上去像僵尸一样诡异,比如《正义联盟》里的超人。
CGI 画面的光影也容易被人看出疏漏。在现实世界里,一个物体受到的光照可能与自然环境背景、人物、动物、其它物体之间有无数细微难查的相互影响,这种自然光线纤细豪忽的变化很难被 CGI 还原。
《异形》系列一直是影史上实拍特效里程碑式的经典,从异形的卵到八英尺高的怪物,所有模型的质感和光影都印刻在了大银幕上。
过饱和的配色方案也是 CGI 特效一个常见的「不对劲」之处,而且为了追求对视觉的极致刺激,今天的电影后期还越来越流行大量使用蓝色和黄色这种强对比配色。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,看图就知道了,前一张是 2015 年的《侏罗纪世界》,后一张来自老版《侏罗纪公园》:
进入高清时代,CGI 技术更陷入一种两难窘境:胶片时代的特效瑕疵还能躲在低分辨率的画面中,而在 4K 乃至更高的 HFR 分辨率下,细节做得不够会让人一眼发现偷工减料,但如果细节做得过头,视觉上又更像「打游戏」,这个度很难把握好。
不过,既然有这么多缺点,CGI 技术在今天为何能如此盛行?
「价廉物美」的视觉大宴
一言以蔽之,要在银幕上实现大剂量的视觉冲击,CGI 技术不仅是最便宜的,而且比替代手段便宜太多。
电影诞生之时就是一门视错觉的艺术,电影特效的出现也早于电子计算机。早期特效只有简单地利用拍摄剪辑技术来实现,比如跳剪、叠印、使用微缩模型和道具服装等。之后有了「摄影特效」,包括对胶片化学处理,比如缩放、合成、双重曝光等,蓝幕抠图也属于这类特效。
· 扮演哥斯拉的演员穿上道具服装踏过微缩模型的城市
这种没有使用 CGI 的影视特效现在被称作实拍特效(practical effect),以区别于后期制作时用 CGI 技术呈现的「视觉特效」(visual effects),当然,这种区分也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 CGI 技术大规模普及开后才有的。
粗陋的实拍特效很常见。中国 80 后、90 后童年记忆里的影视剧那些「五毛特效」,大多就属于实拍特效,比如西游记里的海底龙宫,是在摄影机前加了个鱼缸拍出来的。
孙悟空多次拔下一根毫毛变个狗、变个鸟的画面,也是用跳剪实现的特效,为了画面不至于太过突兀,还加上个莫名其妙的烟火来掩饰。
在实拍特效居主流的年代,想让观众看到气势磅礴的宏大场面,往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、工时和资金,反复拍摄打磨,才能让人看不出太多瑕疵。一旦制作不够细致,哪怕是一眼瞟过,也能发现明显的「加工痕迹」。在那个时代,「大片」是稀有且昂贵的,几乎一定出自名家之手。
CGI 的成熟显著拉低了特效的成本,把影院视听推进了新的时代。当这种特效与传统特效手段相结合,最初在银幕上大量出现时,人们并不会体验到「假」,而是它「如此逼真」。
当年在电影院看《侏罗纪公园》的孩子们现在都已步入中年,但当时的冲击仍鲜明如昨,「我现在都不相信那个恐龙是电脑特效!」
· 模型设计师在制作《侏罗纪公园》里的恐龙模型
市场的需求让 CGI 特效迅速地专业化和产业化,汇集了大量资金和全球的创意人才,得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佳的视觉效果,也因此拉低了「大片」的门槛。
于是,一些想法和制作都乏善可陈的电影,凭借堆砌 CGI,也能在外观上像模像样,有望冲击票房记录。
特效不能帮电影弯道超车
然而,CGI 在电影中的应用仍然属于艺术创作,导演、演员和幕后团队能否有机融合,在特效大片盛行的今天依然是电影是否优秀的关键。
而且,新技术还彻底改变了表演本身,给导演和演员的能力都带来了更高挑战。
好莱坞历史上有很多部关于金刚的电影,大部分时候它们只是令人恐惧的「怪物」。
2005 年,彼得·杰克逊的《金刚》让观众与这只「怪物」第一次「感同身受」:借助动作捕捉技术,特效团队把演员安迪·瑟金斯的「表演」,包括肢体和面部动作,在金刚的毛皮之下精准地再现出来。
依靠 CGI 特效技术,金刚的「表演」不再是生硬地做一些动作,它的喜怒哀乐同样可以被演员诠释,从一个纯粹的怪物,转变成能与观众产生情感互动的角色。
至于 CGI「假」的缺陷,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对特效制作的投入努力弥补,另一方面,出色的导演和演员也足以控制观众的注意力,让人觉察不到。当观众沉浸在电影本身,聚集在故事和角色身上时,就不会察觉作为背景的特效是否有瑕疵。
当你在《地心引力》的外太空遨游的时候,这个镜头你认为有多少来自 CGI ?
答案揭晓:
这一道理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某些「大片」的特效瑕疵如此刺眼:全片堆砌了太多的单一特效,影片本身味如嚼蜡、表演乏善可陈,无法投入剧情的观众也只能盯着银幕上的特效画面吐槽了。
当 CGI 作为工具为一个好故事、为演员出色的表演加分时是锦上添花,但试图只靠 CGI 堆砌出的「大场面」来刺激眼球,无法改变一部烂片的命运。
为特效花了大价钱的《上海堡垒》,深夜睡不着在微博上发特效场面视频,直击灵魂四连问,要是知道这一点就能睡个好觉了。
|